药大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 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网 >> 学科建设 >> 学术报告 >> 浏览文章

“沈药无涯论坛”2015第31讲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章培标研究员学术报告会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发布时间:2015-09-06 17:24:31 【字体:

报告题目:生物智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与骨再生

报告时间2015911日(周五)10: 30-12: 00

报告地点:图书馆五楼第二学术报告厅

:章培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人:许佑君 教授

主办单位:制药工程学院

          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研究生现代药物领域创新与交流中心

聆听无涯论坛  拓宽学术视野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参加!

报告人简介

    章培标,男,48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再生医学材料课题组组长。1999年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为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博士后,出站后留所工作,被聘为副研究员。2010.4-2011.1为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访问学者。2012.12被聘为研究员。2014年任课题组长。近15年来在高分子改性、药物释放、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BiomaterialsBiomacromolecules等国际知名刊物,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3项,授权专利9项。尤其在发展创伤骨科植入修复材料及人工敷料和人工皮肤等方面成绩显著,部分产品已接近临床应用,正在进行临床申报和成果转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技部国家“863”计划和国际合作专项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CAS-JSPS中日国际合作1项,吉林省“双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1项,及其它省市科技发展项目多项。作为技术骨干获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目前为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特约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生物智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与骨再生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金属、无机陶瓷、有机高分子等生物医用材料,由于其成份与自然骨不同,作为骨替代和填补材料存在生物相容性、人体适应性及与自然骨之间的力学相容性差和不可降解性等诸多问题。这些材料或器件由于治疗骨缺损时缺乏必要的信号传导能力和力学性能,或者力学性能与正常骨骼不匹配,严重影响了骨骼的愈合,常导致骨骼修复不完整或骨不连。为此,我们从骨骼生长和修复的需要出发,多年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并且在材料的仿生设计与制备等方面进行了不限的努力。同时,为提高材料的智能性和组织再生能力,我们还探索了采用电活性和电磁响应性智能材料和电/磁刺激增强组织再生能力的新技术。通过发展既有一定力学强度,又有细胞信号传导能力和生物活性的新型骨修复智能材料,通过施加适当的电/磁信号和力学刺激,可为临床骨缺损治疗提供新的人工骨替代产品和新的治疗模式。


注册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邮编:110016
通信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邮编:117004
     办公地点:南校区行政楼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