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大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 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网 >> 学科建设 >> 学术报告 >> 浏览文章

“沈药无涯论坛”2015第39讲 河北大学朱华结教授学术报告会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发布时间:2015-10-20 08:38:43 【字体:

报告题目:有机手性分子结构的立体化学理论解析方法应用

报告时间20151021日(周三)15:00-16:00

报告地点:科研楼五楼研究生学术报告厅(原科六)

:朱华结教授

(河北大学)

主办单位:天然药物化学学科

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研究生现代药物领域创新与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

武汉大学化学系学士、硕士(1983-1990),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博士(1993-1996)。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近一年后,到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做博士后。随后获助理研究教授(1999-2003)职位。2003年获中科院国外杰出人才

1993年开始不对称有机合成以来,一直从事手性有机立体化学研究。从1995年前后开始,意识到量子化学中的波函数对解决非环手性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的巨大困难之后,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粒子性角度出发,开展新理论模型的研究,前后历经13年时间,在2007年建立和相对完善了矩阵模型,并发表在Tetrahedron杂志上。

    2003年从美国回国到昆明植物所后,主要开展天然小分子药物化学研究,包括利用计算方法来解决天然产物研究中的立体化学问题研究,以及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2011年被引进到河北大学。目前课题组围绕生物小分子的立体化学,使用包括ECDVCDOR13CNMR在内的主要技术,并结合相关计算等来开展手性药物研究。设计并合成出来一个新的类型的手性催化剂。英文专著《Organic Stereochemistry---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Methods》由世界知名出版集团Wiley-VCH出版。与此同时,为实验科学家编写的相关软件,能可靠地完成科学家计算的13CNMRORECDVCDROA等数据处理。如处理一个高达1000构象的手性分子,其相关13CNMRORECDVCDROA的处理时间也仅为5-10分钟,可为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数据后处理。该软件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包括一个PCT)。

报告内容简介        

本次报告主要介绍如何开展天然小分子药物立体化学研究,主要包括利用计算方法来解决天然产物研究中的立体化学问题研究。围绕生物小分子的立体化学,介绍包括ECDVCDOR13CNMR在内的主要技术,并讲解相关计算方法在开展手性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注册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邮编:110016
通信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邮编:117004
     办公地点:南校区行政楼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