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大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 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网 >> 学科建设 >> 学术报告 >> 浏览文章

“沈药无涯论坛”第61讲: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文研究员学术报告会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发布时间:2016-06-02 10:28:02 【字体:

报告题目:以多样性为导向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

报告时间20160609日(周四)8:30-9:30

报告地点图书馆五楼第一学术报告厅

报 告 人:刘文 研究员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药学院

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研究生现代药物领域创新与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

刘文,1992年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微生物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2000年分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8-1999年期间作为访问学生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系联合培养)。2000年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研究助理;2003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州生物制造创新中心主任、理事。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5年)、国务院政府特贴(2010年)、上海市领军人才(2012年)、中科院百人计划(优秀,2013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5年)等资助或表彰。他是《细胞》杂志子刊Cell Chemical Biology和英国皇家化学会Natural Product Reports等期刊杂志的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活性天然产物与其作用的大分子配基在长期共同进化的过程中保持了对于生命现象的精确控制,因而在药物发现与发展(药物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基本规律(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构建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天然产物类似物库是当前以多样性为导向的化学合成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与高通量筛选技术保持同步,满足结构多样性和发展小分子工具探针两方面的需求。为此,化学合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往往面临由于天然产物的结构复杂性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本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基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长期研究基础,在理解、发展和运用具有高度兼容性的生物合成体系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


注册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邮编:110016
通信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邮编:117004
     办公地点:南校区行政楼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