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赵勤富
导师姓名: 赵勤富
性别:
出生年月: 198611
所在学院: 药学院
所在部门: 药剂教研室
职称: 教授
职务: 药学院副院长
最高学位: 博士
所招专业: 100702药剂学(博士)、0860生物与医药(博士)、100702药剂学(硕士)、1055药学(药剂学方向)(硕士)、107200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通讯地址: 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办公电话: 024-43520537
手机号码:
E-mail: zqf021110505@163.com
导师类别: 博硕导师
导师介绍

个人情况介绍、概览

赵勤富,男,博士,教授/博导,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沈阳市领军人才。2012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药剂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文章100多篇,SCI引用次数超过5000次,H指数为40。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Coordin Chem Rev, ACS Nano, Biomaterials和J. Control. Release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70多篇,其中IF>20以上的文章6篇,其中IF>10以上的文章15篇,累计SCI影响因子超过650,有8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文章入选热点论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3项,已授权6项;连续5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和爱思唯尔数据库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0-2024);获得2018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2022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项,二等奖(排名第1)2项,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和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荣誉称号。参编药剂学前沿丛书《药用辅料》、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药剂学》第二版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工业药剂学》第五版教材。

人才称号社会兼职

1.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3.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青年编委

4.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精准医疗与大数据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 理事

5. 辽宁省第十二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

6. 沈阳市领军人才

7.《沈阳药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8.《中国药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9.《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英文审校编辑

10.《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英文审校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靶向纳米诊疗制剂的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方向二:新型生物材料在慢性炎症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三: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还原/光热响应门控式”药物递送系统及高效稳定载药与光热增效的机制,项目编号:81603058。(负责人)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铜掺杂的介孔聚多巴胺光热载体的构建用于难溶性药物高效稳定递送及肿瘤协同治疗,项目编号:2021M690483。(负责人)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量子点门控式中空碳载药系统协同肿瘤热疗作用的机制,项目编号:2017M611270。(负责人)

4.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XLYC2203156,2023.10-2026.9,50万元。(负责人)

5. 辽宁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可降解铜基介孔纳米酶的构建及光热级联增强动力学疗法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MS-202。(负责人)

6.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碳点门控式中空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成像指导下的热化疗协同增效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ZD-0460。(负责人)

7.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量子点示踪门控式”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与评价,项目编号:201601146。(负责人)

8.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仿生介孔聚多巴胺光热骨架用于肿瘤多模式协同治疗,项目编号:LJKQZ2021030。(负责人)

9. 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多重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的构建及化热疗协同增效的机制,项目编号:2017LQN20。(负责人)

10.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项目,介孔二氧化硅药用辅料的开发及其在创新制剂中的应用,项目编号:RC220397。(负责人)

近年来发表代表性论文: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英文文章70多篇,其中IF>20以上的文章6篇,其中IF>10以上的文章15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650。近年来发表代表性论文如下:

[1] Smart polydopamine-based nanoplatform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State-of-art and further perspectives, Coordin Chem Rev 2023, 488: 215153. 通讯作者(IF= 20.3) 中科院一区文章 ESI高被引论文

[2] Recent trends of mesoporous silica-based nanoplatforms for nanodynamic therapies, Coordin Chem Rev 2022, 469: 214687. 通讯作者(IF= 24.833) 中科院一区文章 ESI高被引论文

[3] Nanozyme-Mediated Biocatalysis as a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Stress Amplifier for Tumor Nanocatalytic Immunotherapy, Chem Eng J, 2024, 481: 148270. 通讯作者(IF=13.4) 中科院一区文章 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

[4] Magnetic hyperthermia mediated multimodal therapy for tumors: construc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iron-based nanoplatforms, Coordin Chem Rev 2025, 535: 216575. 通讯作者(IF=20.3) 中科院一区文章

[5] Modulating intracellular autophagy and macropinocytosis for increased neighboring drug delivery, ACS Nano 2025, 19: 13175-13190. 通讯作者(IF= 15.8) 中科院一区文章

[6] Advances in antioxidant nanozym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oordin Chem Rev 2024, 502: 215610. 通讯作者(IF=20.3) 中科院一区文章

[7] Depolymerizable enzymatic cascade nanoreactor for self-enhancing targeting synergistic tumor therapy, Adv Funct Mater 2024, 35: 2414121. 第一作者(IF=18.5) 中科院一区文章

[8] Recent advances in multi-configurable nanomaterials for improved chemodynamic therapy, Coordin Chem Rev, 2023, 474: 214861. 通讯作者(IF= 20.3) 中科院一区文章

[9] Photothermal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J Controlled Release 2023, 363: 180–200. 通讯作者(IF=10.5) 中科院一区文章 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

[10] Advances in smart mesoporous carbon nanoplatforms for photothermal–enhanced synergistic cancer therapy, Chem Eng J 2022, 435: 134886. 通讯作者(IF= 13.4) 中科院一区文章 ESI高被引论文

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

1.《药用辅料》参编作者之一, 药剂学前沿丛书.科学出版社.2024年10月

专利及其他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3项,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

授权专利如下:

1)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应用,赵勤富、王思玲、雷伟,专利号:ZL 201811468896.0,授权公告日:2022-06-03。

2)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应用,王思玲、赵勤富、沙露平、焦健,专利号:ZL 201711151069.4,授权公告号:2021-09-24

3) 聚合物修饰的介孔碳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王思玲、赵勤富、崔羽,专利号:ZL 201711151074.5,授权公告日:2021-04-23。

4)聚合物功能化修饰介孔碳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王思玲、赵勤富、冉富,专利号:ZL 201910525512.2,授权公告日:2019-09-06。

5)一种仿生疫苗口服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王思玲、张景海、高亦鲲、赵勤富、毛玉玲、卢洪艳,专利号:ZL 202111659756.3,授权公告日:2023-07-11。

6)一种多孔羟基磷灰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王思玲、王晶、赵勤富、郑力,专利号:ZL 20111 0101899.2,授权公告日: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