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张阔
导师姓名: 张阔
性别:
出生年月: 198611
所在学院: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所在部门: 药理
职称: 特聘教授
职务: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副院长
最高学位: 博士
所招专业: 100706药理学(博士)、0860生物与医药(博士)、100706药理学(硕士)、1055药学(药理学研究方向)(硕士)
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办公电话: 024-23986282
手机号码:
E-mail: zhangkuosyphu@163.com
导师类别: 博硕导师
导师介绍

个人情况介绍、概览

张阔,男,博士,特聘教授。201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中药学学士学位,2013年于同校获药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2年评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与中医药转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项)等,入选沈阳药科大学“卓青”、“优青”托举等项目。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TheranosticsPhytomedicin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11篇。研究成果获得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迄今为止共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4人,毕业生去向为中科院、985高校及知名制药公司等。所指导的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次,企业奖学金9人次。

人才称号社会兼职(限填10项)

1.辽宁省第十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2017);

2.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23);

3.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23);

4.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务委员(2019);

5.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务委员(2019);

6.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2023);

7.Chinese Herbal Medicines杂志青年编委(2021);

8.《中草药》青年编委(2019)、《沈阳药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2021);

9.沈阳药科大学“优青”(2021)、沈阳药科大学“卓青”(2022);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2020);

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项)

研究方向一: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机制研究

研究方向二:中药复方及天然产物对神经干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研究方向三:中药神经毒性、基因毒性的作用评价及机制研究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含科研获奖等情况)(限填10项)

1.基于“肠道菌群-犬尿氨酸代谢-小胶质细胞活化”途径研究小柴胡汤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82374066(负责人)

2. 14-3-3η介导自噬在小柴胡汤促神经发生抗抑郁中的作用及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82074041(负责人)

3.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抑郁症中14-3-3η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海马成体神经发生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金编号81803508(负责人)

4.抑郁症中14-3-3η调控GR介导海马成体神经发生的机制研究,第67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2020M670674(负责人)。

5.基于14-3-3η介导的神经元自噬探究小柴胡汤促神经发生抗抑郁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2021-MS-216(负责人)。

6.基于病毒示踪技术研究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中抑郁症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基金编号20170520193(负责人)

7. 14-3-3η调控PI3K-mTOR-ULK1自噬通路在小柴胡汤抗抑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基金编号LJKZ0923(负责人)

8.抑郁症中14-3-3η介导自噬调控神经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基金编号RC230873(负责人)

近年来发表代表性论文(限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须写明影响因子)(限填10篇)

1.Hyperactive neuronal autophagy depletes BDNF and impairs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in a corticosterone-induced mouse model of depression.Theranostics. 2023, 13(3):1059-1075. (IF=12.4),中科院一区,第一作者

2.Gut microbiota: A new target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3, 303:116038. (IF=5.4),中科院一区,通讯作者

3.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depression: Targeting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Phytomedicine, 2022, 98:153980. (IF=7.9),中科院一区,通讯作者

4.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Lycium barbarum L. polyphenol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ethanol in mice.Phytomedicine, 2022, 100:154033. (IF=7.9),中科院一区,第一作者

5.Assessment of reproductive 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of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in male mic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1, 275:114102. (IF=5.2),中科院一区,第一作者

6.Network pharmacology reveals pharmacolog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on reproductive and genetic toxicity in male mic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1, 270:113792. (IF=5.2),中科院一区,第一作者

7.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of Xiaochaihutang in perimenopausal mic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0, 248, 112318.(IF=4.4),中科院一区,第一作者

8.Protective effect of Liuwei Dihuang Pill on cisplatin-induced reproductive 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in male mic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0, 247, 112269.(IF=4.4),中科院一区,第一作者

9.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L-quebrachitolderivatives against a-glycosidase.New Journalof Chemistry,2023, 47, 13387-13396. (IF=3.3),通讯作者

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限填10项)

1.《药学概论》第五版编委,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年1月.

2.《中药药理学》编委,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

3.外文专著《The neuroscience of depression》编委, Elsevierpress.2021年1月.

4.《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第八版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5月.